2023年11月19日,由北京慈华医学发展基金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介入分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七届青岛腔内影像与生理学研讨会暨2023青岛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介入分会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会议围绕结构性心脏病、腔内影像学、冠脉生理学、冠脉钙化病变、血脂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举办了青岛市心衰中心联盟质控会和培训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青岛市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管军教授,青岛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蒋光峰教授以及300多位全国各地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共话学术前沿,分享最新技术经验。
青岛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蒋光峰致辞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蒋光峰开幕式致欢迎辞,他对诸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致以热烈的欢迎。他提到,青大附院始建于1898年,至今已有125年历史。在今年的6月17日,葛均波院士受聘为青大附院首席科学家,将进一步加强和青岛地域的合作,在学科建设、医疗服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青岛市医学会秘书长管军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致辞并做学术报告
“我就是青岛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对青大附院以及青岛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致辞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回顾了心血管影像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回顾了TAVR技术的20年。他指出,近40年来,不断发展的影像学技术给心血管医师提供了更多的武器,临床医师对心脏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他鼓励临床医生不断保持发展创新的眼光,用心做科学,才会不断进步。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廉哲勋主持会议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廉哲勋介绍,腔内影像与生理学,不仅可以帮助介入医生制定治疗策略,更重要的是在其指导下完成的优化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近年来,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影像数据、应用高级计算流体力学及深度学习等方法获得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和依靠冠脉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和血液动力学系统的新型计算FFR技术-定量血流分数(QFR),成为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新热点。
会议照片